close


細說張炫文教授--音樂絲路

(原文刊登於 91.6.2 采苑藝術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張炫文合唱作品發表會 節目手冊)

引言

曾經只是五、六十年前中台灣一個偏遠鄉村的平凡農家子弟,小時候,他和當時一般鄉下男孩一樣,課餘總是要下田幫忙農事,日日赤足奔走於鄉野之間,經常與鋤頭、扁擔、泥土、野草、水牛、牧童為伍。口哼耳聞的盡是十足鄉土氣息的台灣歌仔,既不懂五線譜和樂理,更不曾摸過鋼琴或其他樂器;今日卻成一個音樂教授、民族音樂研究學者以及夜夜獨伴孤燈,譜出許多優美樂章的作曲家。前後如此截然不同的生命場景,實在教人一時難以聯想在一起。這樣出人意料地轉折變換的人生道路,到底是由於上蒼的巧妙安排?或是個人刻意的生涯規劃?還是…?相信您對其中的過程一定有些好奇。那麼,不妨讓我們在聆聽這些動人音符的同時,齊來分享作曲家─張炫文教授的「音樂絲路」經歷吧!

 

音樂的門外漢

張炫文教授1942年生於台中縣大安鄉,他的父親是一個依賴種田維生的純樸農民,家境在鄉下雖屬小康之家,維持一家基本的生活並無問題;但因子女眾多(四男五女),為了要讓考得上學校的每個孩子在小學畢業之後繼續升學,光是每學期基本的學雜費用,就足以讓家用經常捉襟見肘,哪有餘力栽培孩子學音樂?何況當時的鄉下人,根本從未聽說有人學音樂,更不知道學音樂是什麼玩意兒?因此,儘管他從小學開始便一直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對「音樂」這個名詞,不僅陌生更是懵懂,也從未覺得自己在音樂方面有何特別的天賦。所接觸的音樂,只有鄉下常聽到的唸歌說唱、歌仔戲調、北管、南管等鄉土音樂以及學校音樂課所教的歌曲,對西洋音樂可說是完全陌生。直到進入新竹師範學校之後,才有幸得到良師的啟蒙,開始正式接受音樂的洗禮,真正感受到音樂之美,從而踏上漫長的音樂之路。

良師的啟蒙

四十多年前的師範學校,是招收初中(相當於後來的國中)畢業生念三年,畢業後分發至國小任教,主要教學目標是培育樣樣能教的國小教師。沒有一般高中的升學壓力,也比一般高中注重藝能科的教學,並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會彈琴。正因如此,像他這樣來自鄉下的農家子弟,才有機會在師範學校的大班音樂課中開始學琴。更幸運的是他遇到一位循循善誘、讓學生如沐春風的音樂老師-楊兆禎教授。雖然幾乎所有學生都沒有什麼音樂基礎,但楊教授依然竭盡所能地將音樂的種籽播在每一位學子身上。除了音樂知識技能的傳授之外,更難得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音樂的薰陶,從而由衷地喜愛音樂。張炫文教授沉睡已久的音樂細胞不僅從此被喚醒了,而且還讓他深深覺得只有音樂才是自己的最愛,也只有音樂才值得自己終其一生去追求。

有了這樣的覺醒之後,音樂成為他在師範學校的學習重心,他總是主動地閱讀各種音樂書籍和樂譜、熱心地參加合唱團等音樂社團活動;對於彈琴更是狂熱,只要一有空,便會想盡辦法找琴彈。雖然當時學校的設備十分克難簡陋,家裡也沒有琴(1950年代的台灣,大城市有錢又有音樂品味的家庭才會有風琴或鋼琴),但他練琴的熱忱卻絲毫不受影響,即使面對一台小風琴,仍然可以興致勃勃、自得其樂。他的第一部鋼琴是在師大音樂系畢業之後才買的,相形之下,現在的孩子實在幸福多了。

 

初次習作

在師範學校就讀期間,恩師楊兆禎教授常提醒學生,學音樂的人在演奏、演唱及欣賞之外,若能兼備作曲能力,對音樂的體驗將更圓滿。受此新穎觀念的影響,張炫文教授在師範二年級時,就寫下了生平首次自己作詞作曲的歌曲─《母親!我想念你》,並請楊教授指正。很意外地深受稱許,並將這首歌選入楊教授編輯出版的《兒童歌曲精華》曲集中,在課堂上教學弟、學妹哼唱,作為鼓勵學生創作的活教材。第一首習作就得到如此大的鼓勵,因而開啟了張炫文教授對歌曲創作的濃厚興趣,也讓他對自己的創作才能增加了幾許信心。

第一個創作的果實雖是如此甘甜,但求知若渴的他,知道自己只不過憑著一點小小的天賦和追求音樂的滿腔熱忱,勇敢地踏出蹣跚的第一步而已。他很想好好探究作曲的奧秘,無奈當時台灣一般書店中,有關作曲的書籍可說是一片空白。無計可施之下,他自己倒是想出一種土法煉鋼的學習方式-到書店購買所有能找得到的各種世界名歌精華、藝術名歌精華、中國名歌精華…等名曲曲集,回來之後,每天手不釋卷地哼哼唱唱,把每首歌曲哼到都快爛熟的地步。想不到這種無可奈何的另類學習方式,讓他在感受名家美妙的旋律之餘,對旋律進行的基本規律及鋼琴伴奏的基本手法,無形中體會出一些訣竅,不但實際有效,而且還似乎放諸四海而皆準-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他萬萬想不到大陸前輩作曲家賀綠汀先生,在1950年代也經常向有志作曲的青年學子提出類似的見解。可見在作曲這條路上,自修的功夫是不可少的。

 

升學之路

師範學校畢業後,從小立志當小學教師的他,如願以償地進入小學時期的母校—台中縣大安鄉海墘國小服務了三年(19621965)。起初,他在教學之餘,每日彈彈唱唱,悠然自得地徜徉在音樂的世界中。不過,眼看身邊的同學、同儕幾乎都在為考上更高學府而努力K書,日子久了,他也慢慢警覺到終究必須面對「服務三年期滿後,不是升大學就是去當兵」的抉擇。於是在服務的第三年,他開始一方面重拾高中課本準備大學聯考;一方面拜託就讀師大音樂系的學長引薦,北上師承張彩賢教授正式學琴。神奇的是他服務的學校沒有鋼琴,只能勉強用風琴練習,到台北上課彈鋼琴,居然也能得心應手,連老師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準備音樂系的術科考試,除了鋼琴外,視唱聽寫可能因為音感方面的天賦不錯,加上楊兆禎教授為他打下良好的基礎及張彩賢教授的補強,因此不會感到耽心。樂理方面,則大多靠自修,但有關移調樂器的觀念,還是在進入考場之前,無意間聽到其他考生在討論,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儘管如此,憑著過人的天賦,他依然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上了音樂類的第一志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當時大學聯考只有師大、文化學院有音樂系)。

1960年代末期的台灣師大音樂系,學生仍然只能主修鋼琴或聲樂,沒有主修或副修作曲的機會。張教授選擇了主修鋼琴。大學四年中,他幾乎把絕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練琴上,但他內心深處對作曲仍滿懷憧憬。因此,與作曲有關的各種音樂理論課程,尤其是劉德義教授的「曲體與作曲」課,他都會盡力自我要求;課餘去當鋼琴家教所得的錢,也大多用於購買唱片和作曲理論有關的書籍。目的不外是希望多積累一點實力,期待來日能有所助益。

1969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自師大音樂系畢業,隨即獲聘進入母校(已改制為新竹師專)任教。一年之後入營服役,通過甄試,分發到陸軍第一士校當音樂教官。那時在那裡當教官的預官,幾乎全都是國內名校的精英,個個胸懷大志,不是準備考託福便是準備考研究所,讀書風氣很盛。當時的他,原本考量個人的現實環境,從未奢望能有機會繼續升學;但處在這樣的環境下,難免不受感染,自然而然地再一次「見賢思齊」,努力K起書來。到了次年春天的研究所報名季節,他聽說文化學院(今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有音樂組碩士班(師大直到1980年才設立音樂研究所),在同儕好友的慫恿下,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報名應考;雖然名額極少且競爭對手有著高度的優勢,他依然以音樂組第一名的成績順利考取。再一次的「環境使然」,使他在1971年夏天退伍後,進入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深造,這時作曲理論方面的老師是史惟亮教授。兩年之後,他以《歌仔戲的音樂研究》順利獲頒碩士學位,隨即應史教授的邀請,進入省交響樂團擔任研究員,從事鄉土音樂的研究和整理工作。

牛刀小試

就在這一年,省交接受教育廳的委託,主辦一個全國性的「愛國歌曲」徵曲比賽。由於當時省交研究部所聘請的郭芝苑、賴德和、沈錦堂、戴洪軒、吳丁連等先生,個個都是史團長心目中台灣最出色的作曲家,因此規定研究部同仁一律要參加這個比賽。這時的張炫文教授並非以作曲家的身分受聘,而且也已多年沒有譜曲了;面對團長這樣的規定,再想到週遭的同事都是優秀的作曲家,心中雖然覺得有些壓力,但仍然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可以磨練自己。最後他選擇用余光中先生的詩作《鄉愁四韻》譜曲並投稿應徵,想不到初次牛刀小試,竟然得到那次比賽的最高榮譽-正取獎(有三位)。這項比賽,省交連續辦了四屆,他每屆都有作品得獎,這無形中激勵了他,使他對作曲又重新燃起了熱忱。此後即陸續接受各界作曲、編曲的委託,終於延續了張教授中斷多年的作曲之路。

1976年,他受聘到台中師專(今台中師院)當專任講師,重新回歸教育界。這時,為了充實自己,他曾專程到台北向大學時代的老師-劉德義教授學了一段時日的作曲理論,得到許多鼓勵與教益。平日教學之餘,對台灣鄉土音樂研究與歌曲創作仍然念茲在茲、持續不斷。不過,在1985年之前,他的時間和精力,大部分都放在學校的音樂教學以及私人學生的鋼琴教學上;1985年至1991年間,則忙著寫升等論文;直到19918月升任教授之後,他才有較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安心地投入歌曲創作的工作。張教授多數重要作品都在這段時間完成,原因便在此。

鄉土歌曲的嚐試

1992年之前,張教授基本上都選擇國語歌詞譜曲,從未想到選用方言歌詞;之後,他卻用台語歌詞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對於這樣的轉變,許多人都覺得十分好奇。談起這個轉變的緣由,張教授說:「有一天,一位在彰化縣任教的國小老師問我說:『老師,我們彰化縣規定上課要教唱台語歌曲(當時是民進黨的周清玉當縣長),我覺得十分困擾,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因為要教的歌曲包括《望春風》《四季紅》…等,這些歌曲適合小朋友唱嗎』?經她這一問,我這才猛然醒覺:我們的作曲家為中小學生創作的歌曲實在太少了;用母語為中小學生創作的好歌更是少都可憐。發生這種事,教育局固然選曲欠當;作詞、作曲家不夠關心與努力,也要負一部分責任」。正好就在這個時候,張教授的多年好友兒童文學家林武憲老師,寄給他部分個人新創作的台語兒童詩,並十分期待張教授對台語兒童歌曲的創作能盡一些心力。而張教授也覺得林老師的作品富有文學性與鄉土性之外,更具有一般台語兒歌所欠缺的教育性,這正是他喜歡的,也是他所需要的。因此,起先他都以林老師的台語兒童詩為主來譜曲,例如《豆菜芽》、《草仔枝》、《月光光》…等。後來,他在國內若干徵曲比賽的入選歌詞中,如果發現特別喜歡的台語歌詞,便會忍不住提筆譜曲,例如:謝安通老師那首文詞淺白、情感真切動人的《叫做台灣的搖籃》、吳秀麗老師那首文字精鍊、意境清新脫俗的《風吹》等,總是讓他覺得若不好好加以譜曲,實在對不起作詞者,也對不起自己。儘管如此,他仍然認為目前兼具藝術性與教育性而又能雅俗共賞的台語創作歌曲仍然太少,詞曲作者仍有很大的空間需要努力。

感恩的心

在音樂創作的漫漫長路上,多少作曲家嘔心瀝血才完成的作品,往往不是乏人問津就是演過一次便束之高閣,這是多麼無奈與殘酷的事!有感於此,張教授很慶幸自己比較沒有這樣的困擾。雖然他曾因自己既不善交際又拙於詞令,既沒有雄厚財力的支持更沒有音樂的家世背景為他帶來加分效益而感到有些遺憾,但他仍然深深覺得自己已經十分幸運,應該心存感謝:感謝父母在困難的環境下,不像過去許多農村父母那樣-把長子留在鄉下種田,讓他能夠繼續升學;感謝上蒼的垂顧,在他吃過不少苦,受過許多磨練的時候,也讓他有幸遇到許多貴人;感謝很多教導過他、提拔過他的師長和音樂界的前輩;感謝曾幫助過他的同窗、好友、同事和學生;感謝所有喜歡其作品的音樂界朋友與愛樂者的支持鼓勵。他認為這些人都是他生命旅程中的「貴人」。如果沒有這些貴人,他根本不可能走上音樂之路,不可能會作曲,不可能總是可以峰迴路轉、水到渠成地繼續有機會讀大學和研究所,不可能在各種徵曲比賽中得獎;創作的歌曲若沒人唱,便不可能有人喜歡,不可能被選作音樂比賽的指定曲或學校的音樂教材,不可能流傳……更不可能有一群喜歡其作品的朋友,願意主動為他舉辦作品演唱會!

 

創作理念及風格特色

每位作曲家都會因個人的成長背景、教育背景、人格特質、審美取向、價值判斷……等因素的影響,而有不同的創作理念及風格特色,張炫文教授也不例外。

張炫文教授的創作理念是怎樣的?這些理念的產生背景又如何?筆者數度透過與張教授的直接訪談,並蒐集與他有關的相關資料加以整理。或許可以讓我們從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理解。

創作理念的孕育

在音樂之路長時間摸索的歷程中,張教授很早就體悟到「自我成長與終身學習,比學校教育更為重要」的道理。因為他覺得後者是有限的形式,而前者卻是無限的寬廣。因此,他強迫自己養成廣泛閱讀各種音樂書籍乃至報刊、雜誌的習慣,無形中也從中得到不少啟示。其中讓他印象特別深刻而且對其創作理念的啟發比較產生影響的包括:

1.          史惟亮教授的《音樂向歷史求證》及其有關民族音樂的論述。

2.          許常惠教授的《追尋民族音樂的根》、《中國音樂往哪裡去?》等有關民族音樂的著作。

3.          英國作曲家Vaughan Williams18721958)的《民族音樂論》一書。

4.          黃友棣教授的《音樂人生》一書中,〈到底為誰作新歌?〉〈普及與創新〉等有關音樂創作的文章。

5.          吳心柳先生的「知音人語」中,有關國人音樂創作的文章-《音樂與音響》雜誌專欄

這些學者專家有關民族音樂及音樂創作的真知灼見,深深打動他的心,引起他的強烈共鳴,很自然地指引著他的音樂學習與創作方向,成為他創作理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創作理念的具現

教授曾在他的若干作品簡介中,抒發他的創作理念,例如:

「……個人一向十分喜歡文字簡單、情感真摯,不需費力推敲便可領略其美感,而且又能教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的文學作品(例如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傳誦不絕的若干中國古典詩詞)。對於歌曲創作,我也以同樣的審美取向來期勉自己。既不願隨波媚俗,也不想孤芳自賞;希望在流行歌與藝術音樂創作之間,搭起一座橋樑,讓廣大具有高尚音樂品味的歌唱愛好者,能常常有喜愛的新歌可聽、可唱。這首《山海戀歌》聯篇合唱曲,便是在這樣的創作理念下所完成的作品,指望能夠雅俗共賞…」(引自張教授聯篇合唱曲《山海戀歌》‧作曲者的話)。

「……我想要表現的,不是新穎的作曲技巧,而是希望能融合吸收我所熟悉的歌仔戲、高甲戲、南管、北管、平劇等傳統戲曲音樂,以及中國民歌和民間器樂等民族音樂素材,創作出足以表現民族感情,讓國人普遍能夠接受,從而產生共鳴但又不流於低俗的音樂…」(引自張教授〈回憶與感念〉‧有關藝術歌曲《歌》創作理念的說明)。

以上兩段張教授的自白,其實已清楚地呈現出他個人的創作理念,其中主要包括:

1、不熱衷追求新穎的作曲技巧。

2、創作情感真摯、雅俗共賞,簡單易懂又能讓人百聽不厭、回味無窮的作品。

3、融合民族音樂素材,表現民族特色與感情,讓國人普遍能夠接受,從而產生共鳴。

4、希望創作具有高尚品味,而又不流於低俗的作品。

綜觀張教授的作品,幾乎都是以上述這些理念為準則而創作的;雖然也有部分作品好像並非完全如此,例如:藝術歌曲《歌》、《將進酒》等,連聲樂家都覺得是高難度的挑戰,而且也不是每位聲樂家都適合演唱,似乎和他的創作理念有所牴觸;但他說:「這類作品大多是為了讓聲樂家充分發揮高超的演唱技巧而譜寫的,雖然只有極少數人能唱,但卻希望人人都能感受,進而產生共鳴」。的確,每次演唱會,這類歌曲總能獲得聽眾熱烈的迴響,或許這就是作品是否符合其創作理念的最佳註解吧!

風格特色

教授作品的風格特色,基本上與他的個性、鄉土音樂研究及創作理念息息相關。他有著農家子弟特有的那種質樸、踏實、肯吃苦以及平易近人的性格,同時還具有與世無爭的天性。這樣的人格特質促成他養成不搭流行、不搶熱門的作風。在音樂的追求上,他也同樣選擇比較不熱門甚至比較受冷落的領域去耕耘-三十年前(1971年)他開風氣之先,大膽地選擇當時學術界無人聞問、音樂界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歌仔戲音樂當碩士論文,以及1984年起有關台灣說唱(唸歌)音樂的研究,都是如此;後來走向創作之路,他選擇許多作曲家視為雕蟲小技的歌曲創作為主,並且使用被現代音樂作曲家嗤之以鼻,但大多數習樂者可以看得懂、愛樂者可以聽得懂的手法,表現個人的特殊風格,作風依然沒有改變。

探討張教授作品的風格特色,我們大體上可以由其創作歌曲的歌詞內容及音樂本身,歸納出下面幾點特色:

歌詞品味

只要細讀張教授每一首創作歌曲的歌詞,我們將不難發現他對歌詞的選擇不但精挑細選,而且有一定的品味與原則。他覺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因此,幾乎每一首他選來譜曲的詩詞,都是他喜愛的優秀作品。他喜歡「文字簡單、情感真摯,不需費力推敲便可領略其美感,而且又能教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的詩作;表現內容上最常見的類型,可分為下列幾種:

1、抒發愛鄉愛國情懷的:例如《土地之戀》、《叫作台灣的搖籃》、《海峽的明月》、《鄉愁四韻》、《阮的愛底這》《故鄉》、《咱愛溪水攏清清》、《山海戀歌》…等。

2、珍惜詠讚世間有情事物的:例如《母親我想念您》、《媽媽的愛》、《同唱一首歌》、《畢業歌》、《情緣》…等。

3、歌頌自然事物與景物的:例如《山海戀歌》、《蒼松》、《橋》、《草仔枝》…等。

4、意境清新優美、能陶冶美感情操的:例如《風吹》、《生命是一片藍藍的天》《種一叢花》、《白色的旗海》…等

5、為兒童教育的:例如《豆菜芽》、《螢火蟲》、《中秋節》、《端午節》…等兒童歌曲。

6、深具文學價值的:例如《將進酒》、《歌》、《請別哭泣》、《今生的圖騰》…等藝術歌曲。

從上面這些類型的歌詞,可以看出張教授比較喜歡選擇既能深刻優美地表現世間各種人、事、物的真、善、美,又能不流於說教地鼓舞善良人性的作品來譜曲。這樣的品味,或許和他的審美取向有關吧!

 細說張炫文教授 (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炫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