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追懷張炫文教授— 

                  一位兼具作曲家及民族音樂學者雙重身份的音樂家

/徐麗紗(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系教授)      刊登於樂覽107(2008.5)

 

我們失去一位重要的作曲家,

也失去了一位貢獻卓著的民族音樂學者,

特別感佩他一生持續不斷創作的精神與毅力!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拓

 曾於一九七三至七六年間在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前身)研究部擔任研究員的著名作曲家張炫文教授,於今年春節過後不久的大年初十日—國曆二月十六日,因肝癌不治溘然長逝,享年六十七歲。誠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拓在悼詞中所述,他的一生始終堅定地扮演兩個重要音樂角色—「作曲家」和「民族音樂學者」,直至鞠躬盡瘁!

 

根植鄉土的音樂課

一九四二年底太平洋戰事正酣,張炫文於臺灣中部濱鄰大安溪出海口的小村莊—臺中縣大安鄉松雅村出生。由於家庭務農,他也如其他村童一般,從小即須下田幫忙農耕工作,荷著鋤頭、挑著扁擔、騎著水牛越陌度阡的景象是他童年生活之寫實。鄉居生活的最大農閒娛樂是站在戲棚下觀賞傳統戲曲的演出,由是他展開了音樂啟蒙課程。歌仔戲、掌中戲、賣藥團的臺灣說唱、廟會或館閣的南北管音樂表演,皆是滋養他的音樂細胞之最佳養份。當一九七○年代,在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的課堂上,他受教於民族音樂學者史惟亮教授之後,少小時期在鄉野大地所吸納的傳統音樂種子,躍然而出乃至萌芽茁壯,也為臺灣培養出一位重要民族音樂學者! 

 

 

師範學校的少年作曲家   

一九六○年代,有一姊三弟四妹的張炫文,由於家中食指浩繁,不忍心讓父親負擔太沈重,在家鄉的最高學府—省立大甲中學初中部畢業後,即離鄉背井北上到有公費制度的省立新竹師範學校就讀,卻促成他認識了生命中第一個音樂恩師—楊兆禎教授,開啟音樂創作生涯!

 

張炫文嘗云:「上楊兆禎老師的課真是一種享受,他總是讓學生以最愉快的心情接受音樂的薰陶!」這段話讓我憶起數年前與他們師生同桌共餐的場景,當時楊兆禎教授應張炫文之邀到本校音樂系進行專題演講。在用膳的片刻,我看到同具溫文爾雅氣質的師生倆如父子般之親密互動,內心頗為感動!「良師」—楊兆禎引燃了「高徒」—張炫文內在的音樂火花,指導他彈琴、演唱、聆賞音樂之外,還鼓勵他要兼備作曲的能力,如此一來對音樂的體驗將更臻完整!因此,進師範學校的第二年,張炫文即嘗試譜出第一首作品—<母親我想念您>。自幼失恃的他藉著音符幽幽訴說著對亡母的濃熾思念之情,不料這首少作竟然博得楊兆禎老師的激賞,甚至編入其所主編的《兒童歌曲精華》中,也在音樂課堂上教導學生演唱。少年張炫文因而開始對創作歌曲產生莫大的興趣,萌發了當作曲家的念頭!當時坊間出版的《中國名歌精華》、《世界名歌精華》…等等歌曲集,均是他在自修創作歌曲旋律時的最佳精神食糧。俗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經常哼唱名家的美妙旋律之後,張炫文做起歌來也就更得心應手與順暢了!

 

臺灣歌仔戲研究的開山祖師

    新竹師範普師科畢業後,張炫文回到家鄉的海墘國民學校執教,但受到楊兆禎老師引發出來的音樂興趣始終未曾稍減,乃邊教學邊準備大學音樂系入學考試,亦經常遠赴臺北追隨張彩賢教授學琴。一九六五年時,公費生的三年教職義務期滿,他也隨著順利考上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當起專業的音樂本科生。主修鋼琴的他,一方面在琴藝上力求精進;另一方面則持續發展作曲嗜好,並接受師範大學蕭而化、張錦鴻和劉德義等理論作曲教授的深刻啟迪。大學畢業並服完兵役後,好學的張炫文繼續在學業方面更上一層樓,而於一九七一年進入當時臺灣唯一的音樂最高學府—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音樂組深造。

 

一九七○年代的臺灣音樂界,在留歐歸來的史惟亮和許常惠等兩位音樂學者之極力倡導下,開始正視本土音樂存在與傳承的重要意義!自一九六七年史、許倆人並肩推展臺灣民歌採集運動後,臺灣社會大眾的音樂視野隨之更為開闊,對於「音樂」的認知不再侷限於西洋古典菁英音樂範疇,而廣及這塊美麗島嶼上流傳的所有傳統音樂。這股回歸本土的自覺性意識潮流引發臺灣藝文界對於包括音樂在內的自有傳統,更是珍視並加以研究!「傳統」、「鄉土」以及「現代」結合的文藝創作方式更成為這個時期的主流,如雲門舞集的舞蹈展演即是代表典型。

 

此時身為藝術研究所碩士生的張炫文,當不自外於這種方興未艾的本土運動氛圍,乃開始踏進民族音樂的學術研究領域。思及多年來的音樂學習雖以西洋音樂為主,但鄉土音樂仍是他永難忘懷的童年印象,於是在業師史惟亮教授的鼓勵與引領下,他以當年在鄉間耳濡目染的歌仔戲音樂作為研究主題,而完成了碩士學位論文—《歌仔戲的音樂研究》!平日難登大雅之堂的歌仔戲曲居然可以成為學術研究課題,在當年仍屬保守的臺灣社會中是不可想像的,亦無怪乎張炫文在論文前言中喟嘆道:「本文從蒐集資料以迄完成,曾遭到許多不以為然的眼光…」不僅張炫文曾有此種切身難堪經驗,個人在之後從事相關的研究主題時亦有感同身受的遭遇!要突破此種根深蒂固的世俗定見,研究者顯然必須勇氣十足。如今,這個領域的研究已然成為臺灣研究顯學,張炫文這位開路先鋒的功勞實不可抹滅!

 

以傳統音樂做為創作現代音樂的泉源

一九七○年代,詩人余光中在美國旅次中,看到現代搖滾歌手親近大眾的表演之後,反思其個人過去所寫既冷且窄又迂緩的現代詩風,而在詩作方面得到新的啟示:「相對於『洋腔洋調』,我寧取『土頭土腦』。此地所謂『土』,是指中國感,不是秀逸高雅的古典中國感,而是實實在在純純真真甚至帶點稚拙的民間中國感…」於是,余光中開始創作富有民間真實感的新詩作,集結為《白玉苦瓜》詩集。一九七○年代中期,以歌手楊弦為首的年輕學子開始推展以演唱自己的歌為號召之「現代民歌運動」,提倡以「詩╱詩人與音樂/歌者的結合」的跨界合作模式來創作國語校園民歌。一九七四年,楊弦從《白玉苦瓜》中譜唱了<鄉愁四韻>、<民歌>、<江湖上>、<鄉愁>、<民歌手>、<白霏霏>、<搖搖民謠>和<小小天問>等八首歌謠而受到矚目,其中<鄉愁四韻>最受到大眾的歡迎。從此,就慣唱西洋熱門歌曲的歌手而言,終於「有自己的歌可以唱了」,余光中更稱此種跨界式的創作是「詩和歌的婚禮」!

 

同是以余光中的詩作<鄉愁四韻>譜曲,楊弦的創作曾是當時報紙藝文新聞的報導焦點,但張炫文的腳程卻更快!早於一九七三年任職臺灣省立交響樂團研究部門時,他即以余光中的此首詩作譜曲,並獲得臺灣省教育廳舉辦的「愛國歌曲徵曲比賽」正取獎項。此時他剛以歌仔戲音樂為題的研究獲得碩士學位,腦海中縈繞的盡是歌仔戲唱腔,因此這首歌曲不論在歌唱旋律或鋼琴伴奏部分,均充滿著濃郁的歌仔戲音樂特質。這是他將西洋音樂理論與臺灣鄉土音樂素材融合在一起的嘗試性作品,也是自少年時期以來,除了兒歌與課堂習作之外的第一首創作歌曲。遲至一九七六年,經過史惟亮的力薦,聲樂家劉塞雲在個人演唱會中首演此曲,同年還被選為臺灣區音樂比賽成人組獨唱指定曲。於斯,這首歌曲始漸為外界所熟悉。張炫文與楊弦雖是兩個不同領域的音樂工作者,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余光中的同一詩作譜曲,可謂英雄所見略同!更印證了此時期興起之本土運動的「鄉愁」基調!

 

然則,相對於楊弦的「singer-composer」之現代民歌手自彈自唱本質,兩首<鄉愁四韻>的出發點顯然是迥然不同的。楊弦的創作係為凸顯其自我的Singer(歌手)本色而寫歌,其最終目的在追求歌曲的「流行化」與「普遍性」。張炫文卻是個純粹的Composer,其創作的本質是寫歌給Artist(藝術家)演唱,歌曲的「藝術性」是其創作的大前提。「民族性」則是他在創作歌曲時的另一主要訴求,就如他曾說過的:「我想要表現的,不是新穎的作曲技巧,而是希望能融合吸收我所熟悉的歌仔戲、高甲戲、南管、北管、平劇等傳統戲曲音樂,以及中國民歌和民間器樂等民族音樂素材,創作出足以表現民族感情,讓國人普遍能夠接受,從而產生共鳴但又不流於低俗的音樂。」顯然,張炫文的鄉愁較楊弦還要來得真實與切題,而他「以傳統音樂做為創作現代音樂的泉源」之具體表現,更與其民族音樂學者的本色相得益彰!

 

總之,土頭土腦的<鄉愁四韻>建立了楊弦在臺灣「現代校園民歌運動史」上的歷史地位,亦是張炫文創作藝術歌曲的起始點!自一九七三年起至二○○二年的三十年間,先後在臺灣省立交響樂團和臺中師範學院(現臺中教育大學)服務的張炫文,在忙碌的公職之餘暇仍創作不歇,在「樂以詩為本,詩以樂為用」之創作理念下,曾以瘂弦、黃瑩、席慕蓉、蔣勳、林武憲、謝安通、吳秀麗…等多位詩人的詩作,戮力進行「詩和歌的婚禮」,陸續完成了<漁家樂>、<蒼松>、<故鄉>、<歌>、<海峽的明月>、<請別哭泣>、<將進酒>、<憶秦娥>、<今生的圖騰>、<水中花>、<蛹>、<願>、<野馬之歌>、<叫做臺灣的搖籃>、<風吹>、<咱愛溪水攏清清>、<阮的愛底這>等多首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並使聲樂家的演唱曲目更為充實!

   

除了獨唱曲之外,張炫文最為臺灣樂壇津津樂道、貢獻最為卓著的則是在合唱音樂方面的創作!「合唱」向來是全國音樂比賽的重點項目,但是尋求適宜的合唱曲目亦是各個合唱團指揮最感頭痛的一件事。相對地,近年來張炫文所創作的合唱曲如:<橋>、<媽媽的愛>、<畢業歌>、<漁家樂>、<教師頌>、<土地之戀>、<草仔枝>、<叫做臺灣的搖籃>、<生命是一片藍藍的天>、<風吹>、<將進酒>、<咱愛溪水攏清清>、<同唱一首歌>、<阮的愛底這>、<種一欉花>、<種樹仔>、<萬世留芳>、<一枝草仔一點露>、《山海戀歌》…等琳瑯滿目的曲目,可說是相當程度地彌補了合唱團體無歌可唱的缺憾,乃成為音樂比賽指定曲與自選曲的大熱門!而其合唱音樂的價值,亦如前文建會主委申學庸教授所肯定的:「張炫文作品中溫馨的聲響,深耕鄉土情感,造就了臺灣音樂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塊沃土!

 

曲終人去

今天,是本校—臺中教育大學碩士班入學考試的日子,多年來張炫文教授必定準時出席音樂學組的面試場合。去年的同時他也出席了,今年起卻永遠地缺席了!令人不勝欷噓!二十餘年來很榮幸能與張教授結緣,我們同是民族音樂學領域的研究伙伴,更是職場上的工作伙伴!乍聞他去世的當下,我心哀傷,整晚揮不去的是斯人斯影!承《樂覽》編輯部之邀,謹以此文誌悼這位「臺灣音樂本土化先驅」,並敬述其豐采一生之事略安息吧,敬愛的張炫文教授!

2008419日完稿)

 

徵引書目:

吳文策(2007):張炫文合唱作品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

徐珍娟(2002):鄉音歌韻土地情,張炫文合唱作品發表會(節目單)。臺北市:財團法人采苑藝術文教基金會。

張水金(2008):張炫文教授生平事蹟。張炫文教授追思會手冊。

張炫文(1973):歌仔戲的音樂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炫文(1985):張炫文創作歌曲集。臺北市:樂韻出版社。

張炫文(1998):張炫文創作歌曲選集。臺中市:作者自行出版。

張炫文(2002):回憶與感念,中央日報。531日,第15版。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臺北市:時報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炫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