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教育大學舉辦「炫念-張炫文教授追思音樂會」 紀念一代音樂大師
2009.03.12 台中日報
【記者莫凡/中市報導】令人敬仰的張炫文教授辭世一年了,這段時間以來,學界對於這位音樂教育家充滿了懸念,為感念炫文老師的溫淳樂音,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訂於98年3月15日(星期日)下午3時至5時,在該校求真樓音樂廳舉辦「炫念-張炫文教授追思音樂會」,將以演奏<土地之戀>、<草仔枝>、<風吹>、<土地之戀>、<叫做臺灣的搖籃>等歌曲來緬懷張教授,這場追思音樂會定名為「炫念」,即是對他的一份「懸念」,亦製作紀念文集是為對他的追思感念的彙集。
1970年代臺灣音樂界瀰漫著一股鄉土尋根熱,許多音樂學家融和中西作曲風格,創作出具有臺灣風味的音樂,而張教授即是此時代的年輕翹楚者。張教授繼以《歌仔戲的音樂研究》取得碩士學位,更是臺灣歌仔戲音樂及臺語唸歌說唱音樂之學術研究領域第一人。
張教授在2002年6月2日「鄉音歌韻土地情-張炫文合唱作品發表會」上,認為歌曲應該要能「反映當前社會生活、抒發人們思想感情、滋潤撫慰人們心靈,並且又能引起普遍共鳴」,這個理念促成他原是以音樂教育和民族音樂研究為主,卻投入歌曲創作的行列三十寒暑,而這些歌曲的特色,如同前文建會主委申學庸在張炫文合唱作品精選集《土地之戀》(2006)出版時說:「張炫文作品中溫馨的聲響,深耕鄉土情感,造就了臺灣音樂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塊沃土」,鄉土音樂在張教授的研究、提倡與教學下,不僅保存了它的特色,更張顯出臺語的含蓄美感,讓鄉土音樂藝術化,對我國文化之維護與發揚具有傑出的貢獻。
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學童性情,孕育其美感品味,進而培養出健全人格。張教授長期關注臺灣本土國民音樂教育,創作出兼具藝術性與教育性的臺語歌曲,例如<草仔枝>、<叫做臺灣的搖籃>歌曲等,這些都是可以引導中小學生學習興趣,並體會鄉土教育與藝術美感的好歌,張教授於1985年獲第四屆「鐸聲獎」─推展中小學音樂教育有功特別獎,更是對他在中小學音樂教育貢獻的重大肯定。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的前身是臺中師範學校,在1946年設置了國內第一個音樂師範科,在臺灣的小學音樂教育發展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1993年成立音樂系後,更是中部培育音樂人才重要的搖籃,造就無數音樂菁英,該校將張教授的歌曲傳揚在每位普羅大眾的心靈中,這是對張教授的一份永恆「懸念」/「炫念」。
留言列表